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徐会吟:毛泽东独立自主战略思想之我见

徐会吟:毛泽东独立自主战略思想之我见

作者:徐会吟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09-11-29


  独立自主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揉合的产物。独立自主的战略思想符合中国国情,是指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正确的方针。实践证明,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只有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才能顺利打开成功的局面。如果让别人来指挥自己,脑袋长在别人身上,仰人鼻息,终究会受制于人,中国就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本文就从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的形成、具体表现及历史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是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在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得出的经验,是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哲学。有例为证,1930年11月至1931年1月第一次反围剿时,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是朱德、总政治委员是毛泽东。因为是朱德毛泽东亲自领导,形势喜人。反围剿胜利,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反围剿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毛泽东在词中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毛泽东同志独立自主开展军事斗争的又一重大胜利。

  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不在军中掌权,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李德只有在一战中所获得的一点阵地战经验,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一味与敌人拼消耗,最终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实行长征。

  革命斗争史上的一波三折,让毛泽东意识到,只有自己当家作主,实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扭转乾坤,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军中的地位确立,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一页。

  二、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的表现

  (一)在军事上。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这种独立自主地进行军事斗争的思想是毛泽东战争艺术的灵魂。毛泽东一辈子从事革命活动,他首先是以一个军事家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独立自主是其精髓,是其内质。

  为了共同抗日,国共实行了第二次合作。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国共双方如何在军事上共同对付之,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国民党实行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从事游击战,并且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到牵制敌人,消灭敌人之目的。

  1937年8月1日,毛泽东等在给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的电报中指出,红军对日作战须坚持两条原则:“甲、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乙、依上述原则,在开始阶段,红军以出三分之一的兵力为适宜,兵力过大,不能发挥游击战,而易受敌人的集中打击。其余兵力依战争发展,逐渐使用之。”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强调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是因为这是红军的特长,这也是因地制宜而采取的办法,是可行的。

  1937年8月4日,毛泽东等发给准备出席南京国防会议的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的电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防问题的意见。电报强调:对日作战应实行“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适宜部队及人民武装担任之,在整个战略部署下给与独立自主的指挥权”;“担任游击战之部队,依地形条件及战况之发展,适当使用其兵力。为适应游击战性质,原则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8月10日,毛泽东在给当时被中共中央派往山西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彭雪枫的电报中指出,在同各方接洽时,要如实地讲,红军“只会打游击战,不会打阵地战,只会打山地战,不会打平原战,只宜于在总的战略下进行独立自主的指挥,不宜于以战役战术上的集中指挥去束缚,以致失去其长处。”8月1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给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电中再次强调,红军充任战略的游击支队,在总的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发挥红军的特长。

  从这些电文可以看出,“独立自主”加上“游击战争”,这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军队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法宝。

  不仅如此,1949年国共争锋到了关键的时候,在渡江问题上,连斯大林都建议中共,最好与蒋介石划江而治。但毛泽东在处理国内军事问题上,一向坚持独立自主,毅然向全军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召。历史证明,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二)在经济上。军事斗争上是这样,建国后搞经济建设,也离不开独立自主。对于1949年中国的状况,邓小平分析说:“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邓小平文选》3卷,63页)怎么办?当时我们采取的政策是一边倒,向苏联老大哥看齐。所以,开国大典结束时间不长,毛泽东就亲赴苏联,就中苏有关问题进行商谈。不料好景不长,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关系恶化,不仅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中苏边境还爆发军事冲突。这些变故,让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搞经济建设,我们也不能因人成事,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石油为例,建国前我国的石油主要靠进口,中国是个贫油国。大庆油田的诞生,使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事实证明,只有独立自主,我们才能挺起腰杆做人。

  (三)在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当时的实际,我们采取的外交是倒向社会主义集团这一边的。“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3页。)中国与苏联结盟是战略上的联合,目的是“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页。)但是,我们与苏联走得近,也是有前提的。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的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可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执政者在开展外交活动当中所遵从的原则。

  三、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毛泽东独立自主之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外交军事国防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秉承了这一思想,在国际事务中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在这里笔者举一个最近的例子,2009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时,温家宝强调,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提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时我们认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从温总理这一番讲话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出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成份。

  当然,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并不排斥合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建国初期我们从苏联引进了156个项目。又有一例,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今后3-5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被通称为“43方案”,以后在此方案基础上又陆续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进口总额达到51.4亿美元。利用这些设备,通过国内配套和改造,总投资约200亿元,兴建了27个大型工业项目。这些都证明,独立自主与相互合作是毛泽东思想的两面,换句话说,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