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张玲玲: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张玲玲: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作者:张玲玲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09-11-25

  群众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党生存和发展的每一时刻,党取得的每一成就,都离不开群众路线。毛泽东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倡导者、推进者和实践者。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党依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现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

    这一思想也成为我们党实现自己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 能否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

    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路线,从理论上讲,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全部活动中,不仅要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唯一宗旨,而且要无限信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由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来完成革命的各项任务。因此,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这就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党在创立初期就明确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里面去;中国革命将来的命运,要看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入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党的七大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又得到新的阐发。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对群众路线做了新的概括,指出它包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但后来由于“左”的影响,群众路线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发扬了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阐发加强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党如果脱离了群众而不坚决改正,就必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失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把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自己参与和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改革和发展才能成功。”因此,群众路线始终是党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指针,是使党同最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是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传家宝。[2]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风建设的核心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我们党内当前存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严治党,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同时也造成了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党员意识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在新的形势面前,不能经受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近年来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党有了服务于人民的优越条件,但也容易脱离群众,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必须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联系,而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还凌驾于群众之上。否则党将失去自己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只有联系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历史经验证明,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它决定人心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人民群众愿不愿意继续跟党走,不仅仅在于党的地位和权威,关键在于党的作风的好坏。所以必须加强党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各方面的建设上,其核心就在于一切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3]

  三、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的举措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夯实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基础。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公仆意识、宗旨意识、群众观点等淡化的倾向,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群众观点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权利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永远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夯实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作风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纽带。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对于纠正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忽视群众作用和智慧的错误看法、解决当前党群关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制定应对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系列挑战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解决党面临的一切问题的办法和力量就在群众中,凡是能够经常深入群众,跟群众打成一片,脑子里经常琢磨问题的人,就有真知灼见,就有办法,工作就有成效。这样的干部,才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真正实践者和体现者。

  3、建立科学的党群联系机制,提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机制保障。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只有通过具体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体现出来。同样,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也应该体现在制度上。实践证明,不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或是建立的机制和体制不科学,党和群众的正常关系就难以得到体现。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从制度上加强党群关系的探索,创造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当前特别应该注意建立起以下三种机制:

  一是建立深入群众的机制。比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查的工作机制。通过下派到基层任职、参加基层工作队、担任基层工作指导员等方法,为党员领导干部创造了解社意民情、提高组织能力的有利条件;建立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的各项制度。

  二是建立长效的组织群众机制。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考虑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其次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站在群众的前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必须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品,树立起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最后还要找到组织群众的有效方法,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

  三是建立服务群众的机制。要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服务为切入点,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和群众结对帮扶制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等等。

  4、建立完善的党群关系考核评估机制,构筑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信息反馈平台。党的伟大事业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成就的,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的好坏、是否支持和拥护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因此,建立完善的党群关系考核评估机制,对于党及时掌握党群关系发展的状况,纠正党员干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与人民的愿望、要求相悖的行为或做法,十分重要。

  一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成绩进行全面考核,按照职、责相称、组织行为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把考核成绩作为奖惩的根本标准。

  二是完善行风评议制度。行风评议制度,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做过程中,该制度存在着群众参与面窄、透明度不高、评议程序不严格等缺陷,因而必须结合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在完善行风评议制度上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该项制度从公开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上成为群众参政议政、对党和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实现党与人民信息沟通的平台。

  三是建立由上级组织部门、纪检、人大、政协组成的党群干群关系巡视制度。巡视组可以不定期地对下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进行调查、摸底,采取班子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充分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群众威信、廉洁情况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建立该项制度,不但使上级党委政府准确把握下级党委政府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做到慎始、慎权、慎欲、慎终,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9-9-28(1)

[2] 杨军.从群众路线视角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 2009(3):28-30.

[3] 邓李赟.论新形势下毛泽东密切联系群众思想的现实意义[J].新西部(下半月), 2007(6):73.

[4]王秋菊.密切联系群众的几点思考[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1):124-125.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